古代的"高考移民" 白居易也是玩家之一

时间:2013-11-14 08:08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李开周 点击: 载入中...

白居易

 

  读《白居易年谱》,瞧出来一点小猫腻:白居易祖籍山西,生在河南,户口则随他爷爷,属于陕西省渭南县下邽镇的居民,这厮参加科举考试,应该去陕西渭南才对,但他乡试那年没去渭南,而是去了安徽宣城报考。这在唐朝可是违法行为,因为唐朝法律规定,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必须在其户口所在地报考。


  白居易不傻,决不会无缘无故以身试法,他之所以去安徽报考,一定是因为当时安徽的录取率比较高。


  要知道唐朝科考跟现在高考一样,各地录取率高低不等,有的地方(例如普通省份)考生多、录取的少,竞争激烈;有的地方(例如首都)则考生少、录取的多,轻轻松松就能考中。


  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说过:“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意思就是首都地区录取率非常高,一个长安城取中的人数竟然跟一个大省取中的人数差不多。


  不光唐朝,两宋和明清也是这样子。北宋时江南考生多而录取少,很难考中;北方考生少而录取多,容易考中。明清时内地考生多而录取少,很难考中;边疆考生少而录取多,容易考中。


  宋朝文坛大腕欧阳修曾经给皇帝写信说:“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录取率低的省份100:1,录取率高的省份10:1,地域差别如此之大,自然让考生们眼红,纷纷玩起旧版的高考移民小游戏,白居易只是玩家之一罢了。


  “高考移民”未必是真的移民,很多考生只是弄一假户口,这招儿在过去风险不小,因为古代考生必须互相做报,一个考生犯了事儿,其他考生也跟着倒霉,为了自身安全起见,大伙检举揭发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很容易把你弄假户口的事儿给捅出来。


  即使你跟同学们关系铁,那监考的老师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还有一道“审音”程序,就是要听听你说话的口音。“这位同学,Where are you from?”“阿拉是老北京啦。”得,一张嘴就露馅儿,你分明是上海人嘛,打回原籍,取消考试资格。


  除了取消考试资格,古代对办假户口的考生还有别的处罚。我翻过《日知录集释》,明朝正统十四年有一条新规定:凡“冒籍”(即填写户口不实)考生一律黜退,就近发往国子监、府学和县学充当“膳夫”.您知道,膳夫就是厨子。


  为了规避上述风险,有些考生玩高考移民时不惜血本,让家长在录取率高的省份买地买房,加入当地户籍,从假移民变成了真移民。


  乾隆朝就有这么两位考生,他们是哥俩,户口本来在江苏长洲,听说北京的进士好考,让父亲花100两银子在顺义县城(顺义归北京管辖)买下一所破旧小院,然后移居其中。按清朝政策,只要你在某个地方置有产业并愿意跟当地人“一体当差”(即缴税和承担劳役),政府一般都会准许你加入当地户口。所以这哥俩顺顺当当成了北京人,顺顺当当考中了进士。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溯源甘肃】陇商乌氏倮:古代国际化大商人
  • 李白的“大话”与“大数据”
  • 中国古代十大最牛军师
  • 古代诗词名媛:谢道韫亲自抗敌 薛涛鄙视贪官污吏
  • 古代帝王除夕忙啥?
  • 古代官员“学法”热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