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绵阳县长郑献徵变卖家产修堰

时间:2014-04-18 08:30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冬梅 点击: 载入中...

  在电脑上将卫星地图的放大键一口气拖到尽头,才能勉强找到它的痕迹:四川绵阳境内一道浅浅的细线,没有任何标注。


  这条岸边长着芦苇、水里飘着菜叶和白色垃圾的人工渠道,当地的历史古迹介绍中没有它的任何信息。可关于堰渠的传说,住在附近的老人随便就能跟你“摆”出一段:清朝末年,为了筹款修堰,慈禧太后曾脱下了手上的金镯子;民国时期,县长郑献徵变卖家产,换成4万银元,让堰渠得以延续。


  全长46公里的堰渠,曾被视为抗日民族精神的象征。原本只能种旱田的土地,受惠于它,成为出产大米的抗日粮仓。


  2006年,当法籍华裔作家郑碧贤去绵阳三台县的乡间寻找这条“细线”时,看到的却跟传奇没什么关系--堰渠旁崖壁上的纪念碑文,在“文革”中被铲掉;石拱桥上刻着的修桥人姓名,已被茂密的竹林掩住;渡槽里生满杂草,河道被鹅卵石和淤泥堵住,防洪闸老化,洪水一次又一次侵袭这里。


  郑碧贤打算重修郑泽堰,让它的故事延续下去。沉寂多年的老堰又变得热闹起来:老舍的儿子舒乙为它写全国政协提案,它的命运甚至惊动了水利部部长。而续写传奇的这个作家,就是当年那位郑县长的小女儿。


 

今天,居然有人用“忠良”形容当年那个被批斗的对象

 


  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郑碧贤来说,这道以她父亲命名的堰渠只是一个遥远的传说。


  她曾听大哥说过,父亲在三台县修过一道堰。但她从未见过郑泽堰,也没有机会向父亲打听。10岁之后,她就没再见过父亲。


  1950年,因为曾是“国民党官僚”,郑献徵被军代表押走,以“拒绝改造”的罪名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1969年,父亲在成都去世时,郑碧贤已经被下放到东北农村监督劳动,没有见到最后一面。


  这么多年来,父亲的形象已经有些模糊,但郑碧贤记得,家中的抽屉里曾有一张卷成纸筒的老照片,上面全是人。听大嫂说,那是父亲离任三台时,百姓前来送行时拍摄的。当时有人端着一碗水站在路边,意思是说这位父母官“清如水”.但在解放后的政治运动中,照片被家人烧掉了。


  郑县长当年在三台到底做了什么?因他得名的那道郑泽堰,现在还在吗?2006年,郑碧贤从大嫂那里得到了两本父亲的日记,可是其中唯独缺少修堰时期的记录。她决定自己到三台寻找答案。


  三台是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小县城,曾是川东节度使驻地。杜甫在三台住过两年,专门写诗称颂这里“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但当1937年的秋天郑献徵来到这里时,由于地处偏僻,加上多年军阀割据,三台已经变得“盗匪猖獗,民不聊生”.


  这个有些破败的地方,成为郑献徵仕途的起点。那时,他只有37岁。从北京大学法政学院毕业后,郑献徵一直抱着教育救国的理念,先后担任过中学和大学校长。后来,学长何北衡把他调进四川省建设厅担任主任秘书长。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这个年轻人带着建设大后方的任务,来到三台。


  郑碧贤的家中还有几张仅存的老照片,上面的郑献徵戴着圆框眼镜,十分清瘦,看起来更像个书生,而不是掌管一县的官员。但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建成了郑泽堰、接收了内迁的东北大学、实行新生活运动,让这座闭塞的西部县城知道了抗战,不少乡亲学会了说英语。下午,人们坐在街边喝着茶,观看学生足球赛。


  70年后,当郑碧贤来到三台时,还能感受到父亲留下的痕迹。听说郑县长的女儿回来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拄着拐杖,赶来看看“忠良之后”.几位老人拉着她的手,说起郑县长当年如何智斗恶霸、穿着草鞋上堰渠工地。“郑县长,晓得,晓得,哪个像后头有些龟儿子。”一位住在郑泽堰边的村民说。


  郑碧贤感到特别意外,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一直以来,她的父亲被视为国民党官僚、人民批斗的对象。在看守所里,因为拒绝承认自己对人民有罪,郑献徵吞过一整瓶安眠药、用碎玻璃割过血管。如今,居然有人用“忠良”这个词形容父亲,郑碧贤握住那位老人的手,激动得直掉眼泪。


  郑县长留在三台最深的那道痕迹--郑泽堰,也还在。如今,村民门口和地里流的水,就是当年堰渠建成后引来的。一位穿花棉袄的老奶奶站在自家的田地间大声对外乡人说:“代代人都要把这吃米的幸福记住,以前哪里有这么好过的日子,米是什么样子都不晓得。”


  三台县水管所已经退休的老所长李永双告诉郑碧贤,他的父亲当年参与修堰。接任水管所所长时,父亲对他说:“你要像管理自己的家产一样管理好这条堰,当年郑县长带领我们修堰不容易。敌人的飞机在头顶上飞,嗡嗡直叫,向我们扔了好多炸弹,涪江水被炸起冲天的水柱,我们没有一个退缩,怕啥子?哪个怕他龟儿子!我们知道有了这条堰,才吃得上白米饭。”


  郑碧贤本来只是想来看看父亲修的堰,满足一下自己的愿望而已,她没想到竟让一段被遮蔽的历史重见天日。


 

要劝人民多种粮食,万众一心,自救救国

 


  全面抗战爆发后,三台县成为大后方的战略要塞。省里的领导打算调整人员,派个可靠的人去那里任职。


  仅从日记中看,郑献徵一点也不像个要走仕途的人。上任三台前,他最大的愿望是增加体重、偿还账务、拥有一所简单适用的宅子。一个月花了200块钱出去应酬、“随随便便买了些糖果”这种小事,他也要在日记中反省几笔。


  有一次,他负责招3000名工人,郑家的人却一个也不用,得罪了亲戚。“我们怎么了,我们比别人差吗?”“我不能开这个先例。”他说。


  周围亲友并不赞同他赴任三台,因为郑献徵一直患有肠胃炎,去那么偏僻的地方身体可能吃不消。他的回答是:“事关抗战大业,我应该以身许国,努力抗战救国工作,如果旧疾加重,只要不是不能思考,就一定努力到底,不计较成败,只剩一兵一卒,也要奋斗到底。”


  接到任命的第八天,郑献徵就动身上路了。对于三台的发展,这位年轻的官员已经有了初步规划。“要劝人民多种粮食,万众一心,自救救国。”在日记中写完这句话,他还用钢笔在下面画了一道波浪线。


  可问题是,想多种粮食,水从哪里来?


  那时的三台刚刚经历了连续两年大旱,农作物干枯,小麦收获仅两成,百姓抬着“大佛寺里的老爷”在街上敲锣打鼓求雨。有人逃荒到外乡,剩下的只能高价向邻县购买黄谷,熬汤充饥。


  三台县毗邻嘉陵江的支流涪江,但没有堰渠,水流不到田里。近两百年间,当地人多次尝试修堰,最终大多以失败告终。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古代中国购物指南
  • 民国时期农历曾被计划废除
  • 民国房产商也打销售广告
  • 一夫一妻制下的民国“姨太太”现象
  • 民国阳历、阴历并行人们要过两个新年
  • 铁路客票对号入座溯源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