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商圈系列报道
兰州市区已无大片土地可供开发,但在火车站周边还有——
六百多亩土地可供商家做文章
土地是财富之母,像兰州这样东西狭长的河谷盆地城市,随着这些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土地已经到了寸土寸金的程度。如今,站在南山,很难看到大块的待开发土地。但只要把目光投向火车站商圈,我们就不难发现,在那里可供商家做的文章还有很多。
商业需要一定的地产来支撑,以解决商业经营场所、商人居住场所、商品存放场所等。如果我们从一个大火车站的范围来看,在这个“圈子”里目前新开发的房地产依然稀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老厂房比比皆是。以目前这样的硬件,要支撑稍具规模和档次的商业显然是力不从心。而以火车站广场为中心朝西望去,仁恒国际、海天新都、康瑞花园非常醒目。朝东,只有天源嘉座,这中间形成了一个很长的新地产断带。尤其是朝北,南砖瓦窑这片城中村和一大片“出城入圈”的老企业厂区,加在一起约有五六百亩土地,空间潜力巨大,只要政府部门做好规划,足够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家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在火车站商圈中占领先机。
兰山商场:占据“地利”优势好赚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城市的火车站无疑是生意好做钱好赚的地方,因为人气的聚集首先为商业氛围的构建创造了条件。翻开尘封的记忆,我们不难发现兰州火车站商业区曾经的辉煌。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兰州市商业聚集地之一的火车站商业区与西关、南关共同成为兰州三大商圈。
提起兰山商场、和政路市场和铁路局市场,“老兰州”可谓记忆深刻。作为上世纪80年代兰州火车站商业区的三个标志性市场,这三个各具特色的市场共同托起了兰州火车站商业区曾经的辉煌。
在火车还是主要交通工具的上世纪80年代,正对着兰州火车站的兰山商场可谓占尽了“地利”的优势,参与过兰山商场建设的甘肃省建总公司退休职工禇丽云谈起兰山商场当年顾客盈门的热闹景象时,感触颇多。禇丽云告诉记者,兰山商场是1981年由甘肃省建总公司负责承建的,1984年建成营业后,这个综合性的商场很快就以种类齐全、价格便宜的优势成为了兰州市民购物的“天堂”。禇丽云回忆,当时兰州的商业并不发达,城区内规模较大一点的综合商场数得上的就是民百大楼、南关的兰百大楼和火车站的兰山商场,当时市民的日常消费品主要是在这三个商场购买。禇丽云回忆说,当时兰州火车站有一趟市郊车(火车站为方便市民开通的从东站到西固的列车),每到周末时,这趟市郊列车上的市民总是满满的,而大批家住西固、西站的市民都会乘坐市郊车来兰山商场购物。对于居住在铁路局、雁滩的这些商场附近的居民来说,兰山商场自然成为了消费的主要商场。
兰山商场占据了火车站这一交通枢纽的便利条件,凭借经营兰州土特产品的优势,兰山商场在上世纪80年代可谓是“风光无限好”。兰州铁路局退休职工郑明珠告诉记者,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因此,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出差办事,带点当地的土特产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而兰山商场经营的土特产品价格实惠、品种齐全,同时该商场又有靠近火车站这样一个优越的地理优势,因此不管出差的还是访友的,上火车前到兰山商场选购一些兰州的土特产品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这样一来,兰州火车站作为交通枢纽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优势自然就在兰山商场得到了体现。
和政路:闻名遐迩的“兰州小香港”
由于火车站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人流优势,因此靠近火车站的市场也受益匪浅。和政路市场和铁路局市场就是因此受益的市场。它们曾是改革开放初期引领兰州消费的窗口,也曾是闻名遐迩的“兰州小香港”。
据邓明介绍,在改革开放初期,从和政路西路往东至定西南路、从闵家桥到团结新村这一片整个就是个大市场,其中和政路则是整个市场的中轴线,由于离火车站近,和政路上聚集了来自安徽、四川、河南、天水等各地的商贩,各种海鲜、鱼类最早在这里出现,铁路局与和政路相连的地段则以卖服装、布料为主,闵家桥至和政路的这一段则以卖活鱼、鸡鸭、鳝鱼为主,当时可以说和政路市场上的货最新鲜,品种也最多。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