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商圈系列报道
周边缺少上档次的消费场所,每天几万人的客流白白流失,有识之士呼吁——
应尽快开发火车站商圈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如今的火车站,已完全超出交通枢纽的含义,而被注入更多的商业色彩。从现代城市的角度看,火车站的作用不仅是输送旅客,更大的魅力在于形成一个大商圈,改变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布局。如果将火车站的滚滚客流转化为商流、购物流,这对兰州经济是巨大的推动。
然而,作为兰州最早的三大商圈之一,曾经孕育过兰山商场、友谊商场,让兰州人曾为之骄傲的一个商业福地,兰州火车站商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但没有像广州、成都、上海等地的火车站商圈那样发挥着辐射、带动周边经济的作用,反而一步步地退化,成了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交通枢纽,商气日益低迷。众多有识之士因此呼吁,火车站商圈开发刻不容缓。
上档次的消费场所少之又少
火车站不仅是城际间的起点,也往往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和其他商圈不同,火车站商圈是一个窗口级商圈。一方面承担商业功能,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对外形象展示功能。但在国内,好多地方的火车站周边往往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和治安的重灾区。在兰州也是这样,现实中时常上演的“搓票子”、“掏耳朵”、“碰瓷”、“拉客女”等敲诈勒索,诱骗,宰客以及强讨强要等,让外地人心有余悸,本地人退避三舍。还有,周边随处可见性用品商店、洗头房等,更是加深了人们对火车站商圈的成见。
去年11月12日12时左右,由城管执法、工商、卫生监督等部门组成的城关区联合执法组在对火车站兰山宾馆旁一店外店和占道经营的商户进行处罚时,遭遇商户的暴力抗法。因不满处罚,该商户随后纠集不法商贩对现场执法人员和记者进行围攻,并砸毁记者的照相机。据城关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不法分子十分猖狂,平日不仅肆无忌惮地贩卖假烟假酒等假冒伪劣产品,还用“搓票子”的方式大赚黑心钱,有不少外地游客和本地人都因此蒙受过经济损失。去年,针对这种突出现象,有关部门曾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专项整治,情况有所好转,但留在人们心理上的阴影在短期内是挥之不去的。
这样的商业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对消费者和商家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慢慢形成了恶性循环。在消费者心目中,这里只是一个“旱码头”,大家只是过客,想要吃饭购物,宁可多走几站路,到东方红广场甚至是西关,而不会选择在这一带消费。
对于商家来说,火车站商圈的最大资源就是能够消费的客流量。理论上与经营额成正比的客流量,在这里却成了对立面。在采访中,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酒店经理坦言,酒店的入住率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按理说,旅客一下火车就得找住宿的地方,火车站周边的酒店应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他们宁愿打车到西关、南关等核心城区,也不愿选择住在火车站一带。其原因他认为,首先,在人们心目中火车站一带的治安一直比较乱;其次,这一带基本上没有上档次的消费场所。
商圈内缺少行业领军人
独木不成林,商圈追求的是“扎堆效应”,在同一区域,众商家在短兵相接的竞争和差异化的互补经营中,相互炒热了商气,共同来做大市场蛋糕,在做大自己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其他行业的发展,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在兰州的众商圈中,基本上可以数得出龙头企业,分得清其主要业态。然而细观火车站商圈,还真说不清谁是领军“圈主”,主要的业态是什么。历史上曾经有点名气的兰山商场、友谊商场等或早已黯然谢幕,或名存实亡,新的“圈内”商界明星至今没有出现,重要商业场所的缺位,更没有一家能反映兰州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讲,如今的火车站商圈只是一个空圈而已。
业态种类和层次是决定消费者消费的关键,在兰州火车站商圈,目前基本没上档次的消费场所,缺乏能留住消费者的商家,仅靠一些小店面和杂货铺,不要说提升区域影响力,首先消费者就不感兴趣。
车站交通枢纽的性质,决定了在此地购物的本地消费者有限,消费者多是过往的游客,在消费中遇到一些不诚信守法的经营者,蒙受损失后他们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维权,只能哑巴吃黄连。而外地消费者的这种忍让,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不法商贩的嚣张气焰,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缺斤少两,让火车站商圈陷入恶性循环。可以说,诚信是每个城市火车站商圈的一大瓶颈问题。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