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 特色 金色 水脉 人脉 商脉
——访张掖市黑河湿地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立泰
“张掖过去的优势是生态,未来的优势也将是生态,所以我们市委、市政府的思路就是将其打造成生态型城市。”刚从平凉出差回程的王立泰在兰州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虽然旅途疲惫,可一和记者谈起张掖,他的声量瞬时高了许多。说起张掖美丽的湿地风光和历史文化滔滔不绝,令记者都禁不住心生向往。作为张掖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兼黑河流域湿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王立泰对“生态张掖”的远景饱含激情。
刚去甘州工作的一段时间,王立泰没事就沿着大街小巷走串 ,直到筋疲力尽了才坐车回来。他对张掖周边情况的了解就是以这种方式积淀起来的。
王立泰说:“历史上的张掖曾经草肥水美”, 张掖市大部分区域在黑河中上游冲击扇上,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粮丰草茂,稻花飘香 。甘州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史料和民间谚语说:“甘州不干水池塘”、“水六庙三一居处”,“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张掖过去的生态风光。
“清朝时期,张掖遍布水塘,芦苇占到城市的三分之一以上。当时,有八大水渠穿城而过,颇为壮观,后来围湖占地, 再后来建广场起大厦,到现在城里基本没了水。近年,人们盲目地发展工农业 ,大量的工业污水排到了湿地中,使本来很好的生态遭到了破环。”说到这里,王立泰显得有些激动,语气加重了。“面对张掖越来越萎缩的湿地, 搞绿化,保湿地已到了紧迫关口。没钱,我们甘州的干部集资,把吃饭,坐车的经费都拿出来。”
2008年,张掖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再现生态水韵,重塑湿地水城的新思路,将其作为一号工程全面规划,初步勾画出三个方面实施方向:首先是保持张掖作为黑河涵养地的戈壁水乡本色;其次,要再现湿地之城的特色;第三就是彰显塞上江南的金色。
王立泰指出,水是张掖的根本, 再现昔日纵横南北、百泉喷涌的场面首先要打通水脉。“针对水资源的相对减少、污染以及自然水系堵塞等问题只有疏通水脉、畅通人脉、引动商脉 ,提高水的利用和保护,才能确保生态保护和张掖可持续发展。”
近年,张掖市采取工程治理和生物恢复措施,开挖引水渠道,疏通排阴渠系,实施引水 入城工程,补充湿地水源,净化污染水体。“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正是朝着完善城市水系统,做活水文章方向迈进的。将水道、 水景、水岸建设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全面带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王立泰打开图纸,拿笔点划了几下,一个城市新区的简要轮廓就呈现在记者眼前。“张掖的风格就是生态。我们的规划之一就是在黑河沿岸,湿地旁边建立环保新型城区。将城市建设和黑河湿地保护结合起来,全面改善湿地以及周边环境,创造出优美的人居环境和条件,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张掖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底蕴,吸引更多的人观光、定居张掖,这是市委、市政府的最终目的。”
“一个地方既有自然生态风光,又不乏文化底蕴,足以成为旅游圣地。等城际铁路一修通,兰州到张掖仅需两个小时。到时候,四面八方的人都会云集张掖。”王立泰很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