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身边的美国大片说起,很多人或许不喜欢美国,但却无法抗拒像《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真实的谎言》等美国电影大片的魅力。在文化产品商业化运作和文化资源深度开发方面,美国无疑是最成功的。很久以来,美国时代华纳、21世纪福克斯、迪斯尼、梦工厂等公司出品的大片主宰了许多国家的电影市场,在全球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影迷。而美国人在拿走了巨大票房收入的同时,也让全世界接受了美国文化的无声占领。从《大篷车》到《与狼共舞》,从《米老鼠和唐老鸭》再到《狮子王》,美国发达的文化产业令人羡慕,而更值得学习的是他们对文化资源高度重视的态度和强大的综合开发与传播能力。
说到文化资源,甘肃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确是无以伦比,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碗面、一本书、一台戏”的传诵外,还有一种说法也被广为流传:“地下有陕西,地上有山西,地下地上有甘肃。”这些都是甘肃人引以为自豪的“本钱”。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这就是甘肃优势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没有转化为“财富”。国办47条中提出了大力支持甘肃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这对于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契机。但是,对于甘肃来说问题的关键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将厚重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我们不能只守着一座金灿灿的文化资源宝库,而应该把文化资源“变现”成产品,把文化发展转化为产业,把文化需求转化为市场机制的意识、勇气和能力。
对文化资源来说,谁占有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谁率先将其开发成文化产品,谁才真正把资源变成了财富。甘肃的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甘肃戏剧、文物、民间艺术被称为三大优势,这种优势是资源优势和历史优势,同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但是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变成财富就必须通过文化产业来转化。就像甘肃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样,由于深加工和科技附加值不高,未形成产业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变成了原料基地,经济效益低下一样。同样的道理,甘肃厚重的文化资源,要形成产业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化的转轨变形是一个必由之路。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挖掘和整合利用文化资源,从而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在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美国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文化产业的霸主。当我们思考甘肃文化产业如何发展的时候,不得不学习和借鉴美国的经验,反思我们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弄清一些发展理念和方法,进而有效促进它的快速发展。
文化资源大省不等于文化产业大省。从古到今,任何文化都有其历史积累和现实活力,这两方面都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应当使历史的积累发挥现实文化资源的作用,即转换成为文化生产的生产资料。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一样,都是相对特定的利用技术而存在的。就像离开了冶炼技术,矿石就不存在一样。任何文化遗产或资源并不能天然地成为产品或商品,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才能成为具有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文化资源小国变成文化输出大国,就是由于市场化运作、商业机制介入、营销比较对路,它的文化艺术传播、推广、再创造变得很及时;反过来,有关商业组织,比如好莱坞影城、迪斯尼公司也获得了巨大回报,美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而在这些方面,恰恰是甘肃文化资源转化中最为欠缺的,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厚重,丝路文化、石窟文化、敦煌文化、伏羲文化……这些口味高雅,价值非凡,魅力永恒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在全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而且许多方面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成为旅游开发的超级富矿。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这些“富矿”给世界提供的还仅仅是一种文化,由于没有很好的文化产品,这些优势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例如,伏羲作为中华人文始祖,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本源和共同文化信仰。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留有大量伏羲文化遗存。在天水三阳川就有人文始祖伏羲画八卦之地卦台山,天水秦州还有伏羲庙。但是,长期以来伏羲文化由于没有好的文化产品,因此,它的文化资源价值只能是通过伏羲庙每人10元的门票和卦台山一年一次的当地村民朝拜活动来体现。在看看泾川的王母宫石窟,从文化厚重的角度上来看,泾川的王母娘娘可谓是“国家级”的娘娘,但是,与福建的妈祖娘娘想比,泾川王母娘娘的境遇实在是“落魄”许多。纵观,天水伏羲庙和泾川王母宫石窟,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同样存在由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换的问题。因为,没有经过整理的文化资源通常是以传统或历史遗存的形式分布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并不具有产品的性质。对这类资源,需要为这些历史遗存注入当代精神的价值要素,使之能够与当代人的精神发生互动。再通过相关或系列资源的相互补充与烘托,使之成为具有完整市场吸引力的商品。这样,一个具体的文化产业项目可能就形成了。我们再以泾川为例,当地的果树种植业目前主要的品种就是梨和苹果,如果将当地的果树种植全部改为蟠桃,并形成万亩蟠桃园,这样一来王母宫石窟的文化资源就可以通过到王母娘娘的长生不老蟠桃这个“文化产品”产生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并进一步影响到文化产业。
不可否认的是,一切过去时代的文化资源,都有一个在今天文化语境中重新阐释和创新开掘的问题。任何文化资源要想成为生动、活跃的“现在时”或“现在进行时”,都必须与今天、与今天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相联系,并进一步寻找到市场。舞剧《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实例,在运用了现代的表现手法后,深邃的敦煌文化得以复活,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舞剧《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而只有通过文化产品找到市场后,文化资源才能最终形成产业。其实,纵观甘肃戏剧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甘肃历来就是一个出好剧的地方,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好剧只是单存意义上的一种“获奖”工程。在政府出钱后这些好剧大多是创作、演出、拿到大奖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没有和市场紧密对接,这些“文化产品”往往都成了“半拉子”工程,最终形成不了文化产业。
其实,在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个认识误区是“没有钱”。为什么会没有钱?这是因为把办产业当成了办事业,以为一切都要政府包办到底,以为办文化产业的每一分钱都要从政府的财政预算里面出。事实是政府需要做的只是整体的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另外,应当纠正以前的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认识和思路。文化并不是给经济搭台的,文化就是主角,文化就是产业,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当文化产业发展成熟之后,文化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不仅不会小于传统企业,甚至可能会成为社会经济力量的主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厚重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产品及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必须要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品牌”的拳头,而要让这个“拳头”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发挥有力的冲击,则必须依靠资本的运营,让文化产业演变成为一个产业链条并进一步将效益最大化。甘肃的《读者》正在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读者》在国内外的品牌影响力自然毋庸置疑,在其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文化产品、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链条。对于《读者》来说,它未来的发展已不仅仅是几本杂志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随着,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体制改革,资本经营将成为读者集团进行产业整合的手段。通过资本经营,同行业中最优秀的资源也将通过《读者》的品牌优势将进一步被放大,而《读者》的文化产业也将涉及到了图书出版、影视制作、动漫、网络游戏等多项内容。去年,《读者》集团新媒体公司落户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城,此举意味着《读者》集团从平面媒体向以动漫为主体的新媒体迈进,以实现传统文化产业向新型文化产业链条的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要梳理文脉,挖掘资源,更重要的是从市场整体运作的角度,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定位。从拥有资源到形成生产力,到形成高附加值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生产力,甘肃有很长的路要走。文化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系统,有着长期建立的复杂而完备的产业链。其中制造环节的高科技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特别是国际化的庞大的流通发行环节及相关后续开发,甘肃的差距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将市场作为发展文化的手段,不仅是必要的和可行的,而且可以使它成为一种有效的、现代的、强大的手段。